河南螺旋鋼管廠 副總經理:張豐武 手 機:15936267997 固 話:0371-87518752 郵 箱: 55196356@qq.com 公司地址:河南省鄭州市鄭東新區CBD商務內環路2號中油新澳大廈 工廠地址:河南省武陟產業集聚區河朔大道與興業路交叉口西南角(鄭云高速嘉應觀出口2公里)
嚴格執法才能根本淘汰鋼管落后產能
淘汰落后產能優化市場環境“對于鋼鐵行業而言,目前產能過剩確實是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。”曹慧泉說,產能過剩、產業集中度不高、市場競爭環境不公平、生產要素成本不均等問題,使鋼鐵行業不能形成一致對外的聲音,還使鋼鐵在產業鏈上的利潤分配受到了更大的壓力。
“因為鋼鐵行業在產業鏈上是一個產能過剩的環節,而不是一個約束性或者說“瓶頸”環節。相對而言,鋼鐵的上下游產業成為了約束性環節,利潤自然就跑到了上下游產業。”曹慧泉這樣分析鋼鐵行業利潤低的原因。“我國如果能夠真正淘汰2億噸到3億噸的落后產能,就能有效改變鋼鐵行業處在產業鏈利潤低端的局面。”曹慧泉說,鋼鐵行業每年在進口礦上支付的幾百億美元,完全可以節省下來。“這部分錢企業可以用來治理環境,實施環保技術改造與升級。這本來對鋼鐵企業來說是一個機會,但是由于相關政策不到位,真正做環保的企業反而處于不利地位。”曹慧泉無奈地說。從日本、美國和歐洲的歷程看,其鋼鐵產業轉型都經過了相當長的時間和非常痛苦的路徑。“日本的鋼鐵行業早期的污染是很厲害的,德國魯爾工業區曾一度對萊茵河造成巨大污染,還有美國的鋼鐵重鎮匹茲堡等,都是通過產業轉型升級走過來的。”曹慧泉在談到國外鋼鐵行業轉型發展之路時說,目前鋼鐵仍是這些國家的基礎產業,但是其就業人數下降,產業集中度大大提高,技術裝備和環境保護的水平也提高了。據了解,中國鋼鐵企業噸鋼環保投入接近100元甚至更高,噸鋼環保運行成本也接近100元,而相當一批落后產能企業的環保投入基本是零,環保運行成本也很低。“國外鋼鐵產業轉型發展之路對我們是有借鑒意義的,那就是國家要從戰略層面認真研究,出臺相關法律政策,營造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。”曹慧泉說。
創新驅動發展客戶是最大資源在如何推動行業兼并重組和“走出去”建立資源保障的問題上,曹慧泉代表向《中國冶金報》記者表達了他的觀點。“從某種意義上講,企業是沒有辦法回答兼并重組問題的,兼并重組主要是投資者和股東考慮的問題。”曹慧泉說,目前鋼鐵行業兼并重組會遇到很多障礙,例如企業所有制不同、地方保護主義等。“目前中國鋼鐵行業兼并重組的成功案例有一些,但是不多。國家層面還是要下大力氣推進。”“'走出去’建立資源保障更多的還是企業的商業行為。國家從戰略層面上要鼓勵支持,減少審批環節,營造'走出去’的政策環境。”曹慧泉說。但他也坦言,資源領域“走出去”也會遇到很多問題,“就像其他國家到我們國家收購資源性行業一樣,我們也是很警惕的。”曹慧泉建議,企業“走出去”要遵循市場本身的規律,從能不能盈利、對企業是否有利的角度多思考問題;國家則要堅定地支持企業做這些事情。